普京的专机还未起飞,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电话便打破了紧张的外交气氛,抢先一步联系到了莫斯科!这通电话成了外交历史中的一大亮点,朝鲜在通话中毫不客气地表达了强硬立场:“将全力支持俄罗斯的一切行动!”这一声明令西方情报圈震动不已,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确认朝鲜已经向俄罗斯提供了10万大军的支援时,局势的紧张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而在这场全球性的博弈中,中国仅以13个字做出了回应,为这场局势定下了规则,究竟这一切是和平的曙光,还是大战的前奏?
2025年8月12日,距离普京飞往阿拉斯加与特朗普会晤还不到24小时,克里姆林宫突然发布了一则简短的通告。此时,金正恩首次通过热线电话与普京进行了直接沟通,整个通话由金正恩办公室精心策划,甚至桌面上还摆着他最喜欢的冷饮,这一细节彰显了此番外交行动的紧迫性。朝中社也随即公开报道这一消息,打破了朝鲜领导人从未与外国元首通话的惯例,这一举动在全球外交圈内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与讨论。
在通话中,金正恩引用了2024年签署的《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》,向普京保证,朝鲜将“无条件支持俄罗斯领导层采取的所有行动”。普京则公开感谢朝鲜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的“英勇牺牲”,并祝贺朝鲜即将迎来“祖国解放80周年”,将苏联红军的历史功绩与当下的战略同盟紧密联系。让人深思的是,克里姆林宫在这次通话后主动透露,普京还向金正恩介绍了美俄会谈的相关细节,而朝中社的报道则刻意将这一部分内容删减,只是模糊地提到了两国领导人讨论了“共同关心的问题”。
展开剩余77%这通电话的时机尤为巧妙,恰逢美军“里根”号航母驶入阿拉斯加海域,同时美国陆军的“极地匕首”大规模演习即将于8月15日开幕,演习时间与普特会几乎重叠。西方媒体猜测,特朗普希望借此军事演习向普京施加威胁,但朝鲜的坚决立场却改变了局势,金正恩承诺的“全面支持”背后,实际上是已经部署在白令海峡的俄罗斯“棱堡”反舰系统和射程覆盖美国本土的“火星-19”洲际导弹的强力支援。
这一援助早已在战场上初现成效。2024年11月,韩国情报机构首次披露,朝鲜已向俄罗斯远东地区派遣了1500名士兵,而到2025年8月,西方情报确认,朝鲜对俄支援的兵力已突破10万人,远远超过了原先预估的3万人。这支庞大的援军由多个精英组成:6000名扫雷专家负责清理库尔斯克雷区,1000名军事建筑师主导重建,其余人员则承担了运输、基建和准军事防御等任务。
这些士兵的存在很快暴露了他们的身份。当他们穿着俄军制服并以假身份参与库尔斯克北部的战斗时,俄军阵地上被俘的士兵证实了这一点。西方媒体的调查报告显示,朝俄之间的交易本质是“炮弹换生存”。联合国的报告指出,朝鲜已向俄罗斯提供了1200万发炮弹和170毫米重型榴弹炮,弥补了俄军40%的火力缺口。作为回报,俄罗斯则向朝鲜提供了9000个集装箱的粮食、石油以及精密机床,其中石油的供应量是联合国制裁限额的两倍。
而更为敏感的,是技术方面的合作:俄罗斯的“伊斯坎德尔”导弹技术大幅提升了朝鲜导弹的命中精度,朝鲜的新型潜艇也已经搭载了俄“基洛”级潜艇的核心部件。这种技术转移进一步加强了两国间的战略纽带,也让朝鲜在国际舞台上的军事存在变得更加不可忽视。
朝鲜的介入,使得战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剧烈的变化。在俄军借助朝鲜的援军解放库尔斯克州后,俄罗斯迅速调集16万主力部队向乌克兰东部发起进攻。乌克兰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坦言,朝鲜提供的120门M1989自走炮在持续轰击乌军阵地时发挥了关键作用,而朝鲜军官和士兵则通过“人海战术”承担了库尔斯克40%的防御任务。尽管朝军因缺乏实战经验,伤亡惨重,2025年1月数据显示,已有至少1000人死亡、4000人受伤,但平壤立即增派了3000名士兵,并计划在8月进行新一轮的轮换。
就在俄朝领导人通话的同一日,北京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了记者的提问,提出了两条看似平常但极具深意的表态。第一句是“乐见俄美接触”,对此中方为阿拉斯加会谈背书;第二句则是“期待所有当事方参与和谈”,直指美俄私下接触的隐患。中国学者分析认为,这13个字暗含着三重警告:乌克兰不能被排除在外,欧洲的利益必须被纳入考量,亚太地区事务不能由美俄私下交易决定。
中国立场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。8月12日,中方邀请巴西总统卢拉一起推动俄乌和谈,试图将“全球南方”的力量引入调解进程。此前,2月当美俄关系出现解冻迹象时,朝鲜外务省副相曾迅速约见中国大使,罕见地强调“中朝友谊是战略基石”,并特批了五年来首个中国旅行团进入朝鲜。
与此同时,欧洲各国也在焦虑中展开反击。8月10日,英法德等六国联合发表声明,划定了两条铁律:“国际边界不得通过武力改变”以及“当前的战线只能是谈判的起点”。德国总理梅尔茨公开表示:“乌克兰必须参与会谈!”欧盟外交负责人卡娅·卡拉斯则明确指出,欧洲的安全不容许美俄私下决定。此声明被视为对特朗普提出的“领土交换论”的防范性回应,而特朗普在数日前曾暗示“乌克兰需割让领土以换取和平”,这一言论引发了基辅的强烈反应。
面对国际局势的剧烈变化,泽连斯基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。美国拒绝让他参与阿拉斯加会谈,特朗普甚至宣称:“俄乌领导人应在美俄峰会之后再会晤”。8月12日,乌克兰外交部发布了扎波罗热遭袭的照片,照片中,12名平民在俄军炮火中受伤,满地狼藉的场景令人心碎,但美国最终提供的军援仅是一些老式步枪,甚至连一枚标枪导弹都没有。
在绝望中,泽连斯基在深夜的讲话中泪流满面,表示:“任何没有乌克兰参与的决定,都是对我们国家的背叛!”
发布于:天津市名鼎配资-杠杆配资业务-在线配资服务-股票配资网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